高膽固醇不僅卡血管,還會引起慢性發炎
「我的痘痘很嚴重,需要吃口服A酸治療。可是,醫師說我膽固醇有點超標,就不建議吃了。所以這樣是我的肝臟不好嗎?」三十歲的芝婷最近大爆痘,卻無法吃A酸治療,難過地跟爸爸抱怨。
「咦,我還以為膽固醇超標,是會讓血管出現問題,就像是發作心肌梗塞!」爸爸回應:「醫生也說我的膽固醇太高,需要吃藥控制。看起來膽固醇跟心臟、肝臟都有關係呢。」
膽固醇的重要性
膽固醇其實很重要。我們需要膽固醇來製造男性荷爾蒙、女性荷爾蒙、皮質醇、以及製造維生素D等;膽固醇也會參與修復細胞、神經傳導、與訊息傳送;膽固醇亦為膽鹽的成分之一,進入腸道幫忙脂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。事實上,膽固醇真的很重要,所以我們身體的細胞可以直接製作膽固醇。
你可能還聽過「低密度膽固醇」與「高密度膽固醇」兩個指數。低密度膽固醇(LDL)的功能是運送膽固醇到周邊組織貯存,因此體內約三分之二的膽固醇是與低密度膽固醇顆粒綁樁在一起的,當低密度膽固醇LDL進入血管內皮時,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,引起發炎反應,於是附著在血管壁形成斑塊,也就是血管裡卡卡、影響血流的東西,所以一般會稱為「低密度膽固醇」為「壞膽固醇」。高密度膽固醇(HDL)則是具備相反的功能,高密度膽固醇會將過多的膽固醇送回肝臟,讓肝臟代謝掉這些多餘的膽固醇,因此高密度膽固醇算是血管裡的清道夫,又被稱為「好膽固醇」。
膽固醇造成的麻煩
雖然膽固醇對維持細胞功能很重要,但太多的膽固醇也會帶來麻煩。例如過多的膽固醇會在血管壁沉積,就像一條路上違停了愈來愈多車輛,後來這車道就不順暢,想開車子過去都開不了。當血管愈來愈窄,血流就無法順暢,就會出現冠狀動脈梗塞或腦血管梗塞等血管不通的情形。
當我們說脂質代謝出了問題,通常是指抽血報告中,總膽固醇濃度上升,低密度膽固醇LDL濃度上升,三酸甘油脂濃度上升,但高密度膽固醇HDL的濃度下降。當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時候,醫師通常會依據每個人的危險程度制訂目標,用藥物降下膽固醇的濃度。
例如針對沒有任何危險因子、沒有任何疾病,低密度膽固醇LDL的目標會訂在130 mg/dL;當如果評估起來風險愈高,現在指引就會建議將低密度膽固醇LDL的數值降到100mg/dL,甚至70mg/dL以下。
這一切只與膽固醇的濃度有關嗎?
當然,我們會想知道,只要降下膽固醇濃度,就一定能改善血管的狀況嗎?有些研究發現,當總膽固醇濃度約在200mg/dL時,擁有不同飲食習慣的人其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並不同。採取地中海飲食法的人,與膽固醇濃度相當而採取其他西式飲食方法的人比較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僅有其五分之一。
同時,我們也發現,一個人脂質代謝不良的話,與老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都有關。因此,愈來愈多的學者推測,這一切不只是關係到膽固醇的絕對數值,還與膽固醇引起的發炎反應有關。
「發炎反應」是身體只要遇上「好像有很多壞東西」之際,就會產生的反應。在短期來講,這是好事,也是我們可以打敗細菌、病毒的原因。不過如果身體一直維持著發炎反應,即使程度不高,也是會持續地破壞各處組織與細胞。或許你曾聽過「自體免疫疾病」,這是指免疫系統失調,在身體各處持續產生發炎反應攻擊組織、細胞。例如我們可以在紅斑性狼瘡的患者身上觀察到,即使這些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正常,但還是很容易有血管內斑塊堆積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,正是代表著全身性的發炎反應也會影響血管健康。
過多膽固醇引起發炎反應
現在,我們知道當一個人膽固醇濃度愈高,會有愈多的膽固醇進入細胞,這時同時也會刺激免疫系統釋放出更多的發炎物質。發炎反應又會讓體內膽固醇濃度變得更高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而且當發炎反應多的時候,更容易累積低密度膽固醇(LDL),也就是壞膽固醇,於是更容易形成血管裡面的斑塊。
目前有研究認為,在接受statin藥物降低膽固醇濃度時,追蹤發炎指數CRP甚至比追蹤LDL的數值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。
所以,膽固醇不僅會直接堆積在血管壁,更麻煩的是會引起發炎反應。發炎反應和膽固醇濃度都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。當我們思考如何用藥物降低膽固醇濃度之外,降低發炎反應應該也非常重要。
降低體內發炎反應
想要降低體內發炎反應,不用遠求,其實自然界已經給了我們許多「武器」,像是新鮮的蔬菜、水果、堅果等,能讓我們遠離慢性疾病,增加生活品質。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「地中海飲食法」,盡量攝取多樣化的蔬菜、水果,豆類,全穀類,由橄欖油、堅果、魚類而來的健康油脂,適量的蛋、奶、雞肉,讓飲食之中富含纖維及抗氧化劑,就是最好的降低體內發炎反應的方式。
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,地中海飲食能改善許多慢性疾病,不管是心衰竭、癌症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、自體免疫疾病、脂肪肝、或阿茲海默症,這些疾病可能是直接或間接與體內的慢性發炎有關,而當患者採取地中海飲食法的時候,都有機會延緩疾病的進展,或減少疾病的產生。
當然,你還可以戒菸、維持健康體重、增加活動量,也是降低體內發炎反應的方式。記得複習一下「五招打擊腹部脂肪,拒當小腹人」與「這些習慣有毒!堆積頑固腹部脂肪的壞習慣」,當腹部脂肪太多,也很容易引起體內的發炎反應喔。
資料來源:照護線上
相關課程
-
國際精品包裝織帶也出於緞帶王!10多萬自創花色,亞洲最大免門票緞帶王觀光工廠
最新 -
感冒了,能不能運動?運動建議看這裡,圖文懶人包
最新 -
十分鐘運動–全站姿增強臀腿肌力,附伸展
最新 -
不間斷1500步心肺有氧,初學者可,無跳躍
最新 -
十分鐘運動–保護脊椎,上下背都要練
-
2023 世界視覺日,愛「眼」要及時!醫師提醒,別讓 3 眼疾吃掉寶貴視力
-
利用階梯降低難度,鍛鍊核心
-
蛋白質這樣吃!這樣算!一次圖表攻略(懶人包)
-
那些年我們流行的潮流(下)
-
日系奶奶的逆齡穿搭術
-
慶端午健康吃粽!5大「粽」點
-
十分鐘運動–減少膝蓋痛的簡易腿力訓練
推薦 -
十分鐘運動–簡易又完整的肩頸上背伸展,3C族必做
-
咳到懷疑人生?小心恐是胃出事!
-
堆積頑固腹部脂肪的壞習慣
-
衣櫥的循環經濟
-
你知道什麼是血脂肪嗎?
-
什麼是「用長訓代替長照」?
-
吃泡菜會得胃癌!?
-
解放肩膀僵硬,改善肌筋膜疼痛
-
讓運動更貼近生活–功能性訓練
-
台灣橄欖潤肺顧脾胃,中醫教煮止乾咳橄欖露、好喝的燉湯顧脾胃
-
堅果「這時間吃」營養更加倍
-
乳製品怎麼選~正確補充鈣質與蛋白質
-
好習慣的養成
-
中年後,活出「姐」的優雅大氣!
-
確診後全身無力、發燒怎麼辦?營養補充法趕快學起來!
-
有這些症狀,小心缺乏蛋白質!
-
頭暈、頭痛好難受?4大穴道速緩解
-
體重過重,動脈恐受害
-
「樂齡夢x享實踐」有知有覺的生活旋律
-
「樂齡夢x享實踐」推廣健走的飛躍羚羊
-
「樂齡夢x享實踐」培養興趣的精彩人生
-
腹部的肥胖,小心與心血管有關
-
「樂齡夢x享實踐」凍齡回春的傳奇大俠
-
「樂齡夢x享實踐」與時俱進的時尚老人
-
善用美妝技巧,營造好氣色
-
一次看懂低碳飲食誤區
-
天冷不亂補,以免心衰竭
-
天冷,手腳冰冷難改善。小心吃錯補品越補越寒~
-
3 款潤膚飲,喝出美麗也能顧健康
-
減重的重點
推薦 -
久坐易有大小毛病,按三穴道保健、解久坐不適
-
腸道也會影響情緒!改變飲食習慣維持大腦健康
-
讓步伐輕盈、膝蓋有力的瑜珈練習
-
間歇運動、持續運動,哪個比較消脂?
-
免疫力跟肝臟功能有關!
-
優雅甘丹。5/6 電影賞析分享與討論-應屆退休生
-
優雅甘丹。5/5 Never too late 打造更美好的自己
-
優雅甘丹。5/4 防跌伸展安全家
-
優雅甘丹。5/3 失智認識。預防小處方
-
自癒力教室-你夠水嗎?別讓缺水成為健康潰堤的關鍵!
-
什麼是腦壓高?
-
檢查這十點,保持好姿勢,別變懶骨頭
-
一天該喝多少水?怎麼喝才剛剛好?
-
做好5件事,行動自如到最後一天
-
【長新冠是什麼?】
-
特發性肺纖維化
-
口乾、眼乾、皮膚乾,連肺臟也「乾」的乾燥症
-
手麻、冰冷,原來是 – 胸廓出口症候群
-
中醫護鼻操
-
小心!傳染病就在你身邊
-
優雅甘丹。5/5 居家保健-心、肺保健與肌耐力訓練
-
我是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嗎?
-
認識退化性關節炎
-
自癒力教室-久坐的危害
-
骨質疏鬆是老人病?30歲後你也可能是高危險群!
-
自癒力教室-口腔保健運動
-
自癒力教室-身體裡的醫生【自癒力】
-
腦中風防治時刻-叮嚀篇
-
腦中風防治症狀-辨識篇
-
中醫講堂:提升免疫力 穴道篇
-
甘丹來運動:正確的走路姿勢
-
中醫講堂:睡眠障礙(失眠) 穴道篇
-
小心頭痛六大警訊
-
中醫講堂:科技文明病 穴道篇
推薦 -
喉嚨乾卡卡不是新冠肺炎 鼻涕倒流5大就醫警訊
-
PM2.5對心肺的影響
-
咳到受不了!當心黴漿菌肺炎
-
會走路的肺炎 – 黴漿菌肺炎(懶人包)
-
越睡越疲倦?心臟衰竭可能已經找上你
-
5大觀念要知道 口罩丟棄後記得做這件事!
-
病毒來襲!洗手最容易忽略?醫師告訴你怎麼洗手最乾淨!
-
口罩短缺!醫師教你該如何正確使用、保存!
-
想提高免疫力,先改正幾個壞習慣!
-
考驗你的注意力&反應力
-
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有關
-
百病起於寒,身體6個部位最怕冷!
-
腳也會中風!注意急性肢體中風的5大警訊
-
身體幾歲了?5個循環小測驗告訴你!
-
忘東忘西 是健忘嗎?
-
肌肉變少、肌力變差的 – 肌少症(懶人包)
熱門 -
秒懂大腸癌篩檢(懶人包)
-
你不可不知,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
-
預防骨質疏鬆,從飲食與運動做起!
-
夏天濕熱易上火?揉按4穴道祛濕除熱好養身
-
張釗漢醫師~原始點解除痠痛
熱門 -
銀髮也是一種時尚!
-
冬天常見的5種疾病類別,變天時尤其要注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