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長新冠是什麼?】
【長新冠是什麼?】
新冠後遺症會出現什麼症狀?我該如何判斷何時需要就醫?
首先必須釐清現行對「輕症」的定義,並非限於普通感冒症狀,而是涵蓋
所有沒有嚴重到需要立即住院觀察的症狀,因此流鼻水、劇烈咳嗽、全身痠痛、無力甚至發高燒等都算是輕症的範疇,故輕症的認定是一個相當大的區間。
Q:什麼是長新冠?
A:長新冠,全名為長期新冠病毒症狀,即我們所說的後遺症,但Omicron究竟有沒有後遺症、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,根據全球研究與監測結果顯示,目前還不清楚。
這是因為病毒株於2021年11月出現,距今不過半年多的時間,尚未有研究大量數據支持後遺症的具體內容,不過我們可以參考先前Alpha、Delta等病毒株所產生的後遺症以類推。
Q:新冠後遺症會出現什麼症狀,會不會影響其他部位與器官?
A:根據前期病毒株染疫後的數據統計,部分患者康復後曾出現疲倦、呼吸急促、嗅覺或味覺喪失、胸痛與關節痛等比率不同的症狀,另有出現睡眠障礙、神經心理方面的問題等,另有研究報告推論病毒會造成發炎反應、破壞心血管與腦神經,並大幅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。
且相較於Alpha、Delta病毒株的破壞性,Omicron主要侵襲上呼吸道、對於全身性感染機率略為降低,但對大腦的結構與功能仍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。
Q:我該如何判斷何時需要就醫?
A:主要有兩大指標,一為康復者在痊癒後一~二周可自行觀察身體變化,若症狀持續一~三個月則請盡速就診;二為若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如:走路、爬樓梯會異常喘、疲勞致使無法集中注意力開車等亦需要立即就醫診斷,
然而在疫後生活中藥物僅是輔助,仍需仰賴規律飲食與運動,並配合自身狀況調節運動量,增強心肺肌耐力。
目前尚未有針對感染Omicron病毒株後患者的大規模研究報告,尤以Omicron感染者基數大,因此無法確切掌握患者痊癒後會出現何種症狀,但可藉由針對早期病毒株感染者的數據為警訊,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、維持運動習慣,相信生活會慢慢步入正軌。
參考影片:
泛科學—Omicron 就像感冒?後遺症有什麼症狀?什麼又是長新冠呢?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HvDo67R6Nk
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:
當 Omicron 已成為日常,下一個迫切問題:到底有沒有後遺症?會永久破壞某些器官嗎?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349742
康復後有後遺症要看醫生嗎?長期新冠有兩條件就該就醫 - Heho健康
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221909
文/C編
圖/ W編
P.S. 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的IG開張囉
歡迎舊雨新知的朋友加入我們
IG搜尋 : cscm.stella
相關課程
-
感冒了,能不能運動?運動建議看這裡,圖文懶人包
最新 -
2023 世界視覺日,愛「眼」要及時!醫師提醒,別讓 3 眼疾吃掉寶貴視力
最新 -
咳到懷疑人生?小心恐是胃出事!
-
堆積頑固腹部脂肪的壞習慣
-
你知道什麼是血脂肪嗎?
-
什麼是腦壓高?
-
檢查這十點,保持好姿勢,別變懶骨頭
-
一天該喝多少水?怎麼喝才剛剛好?
-
做好5件事,行動自如到最後一天
-
特發性肺纖維化
-
頭暈、頭痛好難受?4大穴道速緩解
-
體重過重,動脈恐受害
推薦 -
口乾、眼乾、皮膚乾,連肺臟也「乾」的乾燥症
-
腹部的肥胖,小心與心血管有關
-
手麻、冰冷,原來是 – 胸廓出口症候群
-
天冷不亂補,以免心衰竭
-
減重的重點
-
久坐易有大小毛病,按三穴道保健、解久坐不適
-
中醫護鼻操
-
小心!傳染病就在你身邊
-
優雅甘丹。5/5 居家保健-心、肺保健與肌耐力訓練
-
自癒力教室-你夠水嗎?別讓缺水成為健康潰堤的關鍵!
-
我是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嗎?
-
認識退化性關節炎
-
自癒力教室-久坐的危害
-
骨質疏鬆是老人病?30歲後你也可能是高危險群!
-
自癒力教室-口腔保健運動
-
自癒力教室-身體裡的醫生【自癒力】
-
腦中風防治時刻-叮嚀篇
-
腦中風防治症狀-辨識篇
-
中醫講堂:提升免疫力 穴道篇
-
甘丹來運動:正確的走路姿勢
-
中醫講堂:睡眠障礙(失眠) 穴道篇
-
小心頭痛六大警訊
推薦 -
中醫講堂:科技文明病 穴道篇
-
喉嚨乾卡卡不是新冠肺炎 鼻涕倒流5大就醫警訊
-
PM2.5對心肺的影響
-
咳到受不了!當心黴漿菌肺炎
-
會走路的肺炎 – 黴漿菌肺炎(懶人包)
-
越睡越疲倦?心臟衰竭可能已經找上你
-
5大觀念要知道 口罩丟棄後記得做這件事!
-
病毒來襲!洗手最容易忽略?醫師告訴你怎麼洗手最乾淨!
-
口罩短缺!醫師教你該如何正確使用、保存!
-
想提高免疫力,先改正幾個壞習慣!
-
考驗你的注意力&反應力
-
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有關
-
百病起於寒,身體6個部位最怕冷!
-
腳也會中風!注意急性肢體中風的5大警訊
-
身體幾歲了?5個循環小測驗告訴你!
-
忘東忘西 是健忘嗎?
-
肌肉變少、肌力變差的 – 肌少症(懶人包)
熱門 -
秒懂大腸癌篩檢(懶人包)
-
你不可不知,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
-
預防骨質疏鬆,從飲食與運動做起!
-
夏天濕熱易上火?揉按4穴道祛濕除熱好養身
-
張釗漢醫師~原始點解除痠痛
熱門 -
銀髮也是一種時尚!
-
冬天常見的5種疾病類別,變天時尤其要注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