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事就突襲手、腳的癢癢小水泡,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
「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,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。」飛機一落地,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。
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,輕輕鬆鬆地回應:「你還好,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。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,本來想要不理它,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,在皮膚科吃了幾天的藥才好。」
「天啊,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,」若真驚呼:「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,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?」
汗皰疹(Pompholyx, Dyshidrosis)是種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濕疹變化
汗皰疹的症狀
汗皰疹的色是「很癢的小水泡」,患者可能在手掌、腳掌、與手指、腳趾的側邊,發現會癢、會痛的小水泡。這些小水泡常常是群聚型的,雖然體積不大,但有種讓人很想抓的搔癢感,還會伴隨著灼熱和刺痛。這樣的水泡不是因病毒感染的帶狀皰疹,不具有傳染性。
在出現小水泡後如果沒有治療,有時水泡會融合成更大的水泡,有的流出液體,這些水泡可以是皮膚的破口,導致細菌、黴菌的侵入而讓手掌、腳底、或手指腳趾感染,腫痛變得更明顯,甚至出現膿包或蜂窩性組織炎。
水泡期可能會持續個兩到三個星期。從水泡之後,皮膚可以變得更乾燥,脫皮,甚至乾到裂開,皮膚變紅變黑,呈現慢性手部濕疹。這些患者身上,可能於其他位置也有濕疹,但也可能全身上下只有手、腳出現狀況。
由於汗皰疹的發作位置在手部,帶來的影響不僅是癢到不舒服,還會因此讓人很難做事,畢竟雙手萬能,一旦有手部水泡,不僅讓人擔心別人的眼光,也比較難確實運用雙手,實在很麻煩呢。
汗皰疹的危險因子
由於汗皰疹常常在一年裡的某些時間點出現,許多人想要釐清與汗皰疹相關的致病因子,了解究竟什麼事物容易促使汗皰疹發作。目前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了:
- 壓力:近期情緒波動大,或是像工作繁忙、出國等行程,都會比較容易誘發汗皰疹發作
- 對鎳、鈷等金屬的過敏:工作職場若常需要接觸到金屬物質,比較容易發作
- 有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的家族史或個人病史:汗皰疹患者身上可能有其他皮膚炎,或有有乾草熱等過敏疾病。手部、腳部本來就是很容易接觸各式各樣的物質,所以萬一皮膚有狀況,都比較容易出現問題。
照護皮膚,減少汗皰疹發作機會
雖然目前沒有明確能完全避免汗皰疹的方式,但做到以下幾點,還是很有幫助的。
- 避免自己處在太熱或常流汗的環境。
- 做好情緒壓力管理
- 可以用清水加上溫和、非皂性的洗劑洗手,記得,水溫太熱或太冰都會比較傷害皮膚,室溫的水就好。洗手後好好壓乾手部,塗上保濕劑。
- 平常務必保濕,一天可以多擦個幾次凡士林的油膏、乳液等,如果用了不同的產品,請注意一下保濕產品成份表,成份不要含有酒精、香料香氛會比較理想。
- 減少接觸肥皂、清潔劑等各種化學物質。不要直接碰觸各種清潔劑,假使要打掃家裡或清洗碗盤,可以先戴上純棉的手套,外面再罩上一層橡膠或塑膠手套。就連洗頭髮也是,先戴上純棉手套再戴上防水手套。當然,選擇直接外包這些工作也是一個做法,家事就請別人幫忙,頭髮就上洗髮店吧。
- 有些人是對鞋子的染料、橡膠等過敏,所以如果汗皰疹只發生在腳底,先不要穿橡膠、塑膠材質的鞋子,也要避免穿了會讓人一直流腳汗的鞋子。盡量讓鞋子內裡是棉質的,並有兩、三雙鞋子做替換,不要天天穿同一雙。雖然你可能會認為:「我以前穿這個都沒事」。然而,身體確實有機會是在接觸某個物質好幾年後,才突然出現過敏症狀,所以大家不要太鐵齒,覺得用久用慣的就一定沒事。當出現新的症狀,還是要檢視一下能避免的物質喔。
治療汗皰疹
汗皰疹的治療通常會包括局部類固醇藥膏的使用,讓病灶處減少發炎,藥膏可以連續使用兩個星期。但病灶處還是要先讓醫師診視,確認是否為汗皰疹,以及是否有感染,如果有的話,還要用抗生素或抗黴菌的藥物。夜間比較容易覺得癢的話,可以在睡前吃顆抗組織胺減少癢感。
若病情持續較久、比較嚴重,或是反覆發作,可以考慮口服類固醇,照光治療,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其他作法。當然,患者最好要找出可能的刺激因子並學會避免,且務必要做好保濕,才能遠離汗皰疹。
資料來源:照護線上
相關課程
-
這些狀況讓老人容易跌倒,改進策略一次看懂
推薦 -
明明剛尿完,馬上又想尿!治療間質性膀胱炎,玻尿酸膀胱灌注解析,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
最新 -
電視變暗、變模糊,原來是白內障惹禍!
最新 -
溫差變化大,慎防心肌梗塞,心血管疾病治療與保養
-
小腿常拉傷、易抽筋,搞懂小腿肌群(圖解懶人包)
-
精神不濟、說話變慢、食慾不振,甲狀腺機能低下的警訊與治療
-
電腦、手機關機,你的大腦卻無法關機?睡前冥想助你好眠
-
情緒低落、便祕、嗅覺變差都是巴金森病警訊
-
為什麼肚子痛?一張圖讓你秒懂!從腹痛 6 位置看可能疾病、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
-
這樣呼吸更健康!呼吸治療師教你 從呼吸訓練中放鬆身體、找回自我
-
肢端肥大症警訊與治療
-
眼睛乾癢缺保濕!喝4種飲品明目又護眼
-
鼻涕倒流令人訝異的真相!三大原因讓您一次掌握
-
脖子緊,頭好暈,站不穩-可能是「頸因性眩暈」
-
從報警到送醫102分鐘救不回!南山獨董「心肌梗塞」高鐵上驟逝…台大心臟權威:有這些徵兆1小時內速就醫
推薦 -
白內障熟了沒?
-
骨質疏鬆症要及早治療、保命防跌
-
不會傳染,很常見的六種皮膚疾病
-
預防衰弱5字訣
-
椎間盤突出的復健運動
-
落枕自救法
-
天冷擦護手霜越用越乾?專家教兩秘訣「隔天手部嫩又亮」
-
「控糖鐵三角」原則,讓控糖更有信心不憂鬱
-
乳癌年輕化,請別掉以輕心
-
巴金森病就在你我的身邊!便祕、憂鬱竟然是警訊,神經科醫師圖文解說
-
【電影中的腦科學 X《我想念我自己》】
-
過度午睡可能是失智症徵兆!
-
讓肌肉喚醒器官,功能UP,疾病OUT!
-
病理性「心跳過慢」恐中風、猝死!
-
面對照顧壓力、職場工作,我該怎麼辦
-
「遺囑」是用來照顧真正想照顧的人
-
【失智關懷讓我們幫助您❤️】
-
爆炸性頭痛,腦動脈瘤很致命
-
睡不好最大原因是夜尿症!4種分類先判別再就醫
-
長照微電影失智旋轉木馬篇-國語版
-
28歲腦中風!超大腦動脈瘤,神經介入拆彈解危,醫師圖解
-
假牙材質很多種,究竟有什麼差別?
-
痛風發作,腫到沒辦法穿鞋!
-
駝背、變矮、下背痛,當心骨質疏鬆警訊
-
缺牙怎麼辦?
-
心跳過慢嚴重恐昏厥、猝死
-
掌握「四不三要」就能提升睡眠品質!
-
防衛動員!居家火災預防與緊急應變
-
疫情「預期性焦慮症」擾身心
-
認識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
-
口腔癌防治衛教影片
-
高溫襲擊,小心熱傷害
-
生活中的電磁波
-
口乾!你是不是常嘴巴很乾燥?五個問題簡介口乾症
-
半夜失眠怎麼辦?4種營養素讓你一夜好眠!
-
眼壓太高怎麼辦?教你自我檢測及按對 5 個穴道降壓又明目
-
愛迪生氏症(原發性腎上腺機能不足)
-
冒名頂替症候群(懶人包)
-
「中暑了」 該怎麼辦?
-
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-厄夜驚魂完整版
-
面對疫情,我們可以怎麼做....
-
向癌症治療六大副作用說掰掰!
推薦 -
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的骨鬆治療
-
優雅甘丹。5/5 居家保健-心、肺保健與肌耐力訓練
-
青光眼來襲,多數沒自覺!正確診斷不只測眼壓,眼科醫師圖文解說
-
下肢周邊動脈阻塞,介入治療、保養重點,專家圖解
-
血壓多少才OK?有什麼症狀?高血壓最基礎知識(圖解懶人包)
-
癌友自療-與癌共處
-
省水小妙招
-
自癒力教室-找回食物好滋味
-
自癒力教室-人際四妙招
-
自癒力教室-輕鬆動腦不失智
-
憶起找回笑容:失智共同照護中心
-
終活代辦事項
-
淺談安心減壓
-
面對癌症時,我們可以怎麼做?
-
全國老人諮詢專線在做什麼?
-
長輩的快樂園地-白天的托老所
-
呼吸 肌肉放鬆 好簡單! 精神科醫師 紓壓小撇步
-
張淑芬談人生哲學:面對肺炎疫情
-
照顧,讓我覺得身心疲憊:家庭照顧者的喘息資源
-
跟著修女勤洗手!
推薦 -
勤洗手才是防疫重點!
-
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走?吳念真:不要成為孩子的負擔
-
三大資金桶 打造完善退休規劃
-
規劃退休必須面臨的兩個人生階段
-
退休計畫的重要性
-
幸福退休 你check了沒? (下)
-
幸福退休 你CHECK了沒?(上)
-
想樂活退休,該怎麼準備?
-
85歲時,你的人生可以這樣過!
-
張曼娟的幸福三部曲
-
認識情緒相關之疾患
-
別逃避負面情緒 蔡康永:你應該擁抱它
熱門 -
練習好好說再見 這間咖啡館把死亡變溫馨
-
家庭照顧者 六大迷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