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是一個免費的影音學習平台,歡迎加入
文字大小

疫情「預期性焦慮症」擾身心

瀏覽人次 > 2183 人
40 歲的王先生,患有高血壓,一直固定就醫回診及服用降血壓藥物,維持血壓穩定。因疫情關係,他擔心院內感染,懼怕就醫,於是由家人陪同就醫。但僅快到醫院大樓時,王先生竟開始心跳加速、腳發抖,甚至出現胸悶無法喘息。

該患者經家人建議後,尋求精神科幫助。收治個案的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,經過評估,發現患者有「預期性焦慮症狀」,藉由 3 個月的藥物及心理治療後,症狀獲得大幅改善。


社會事件頻傳,預期性焦慮症狀大爆發

楊聰財指出,預期性焦慮症狀屬於廣泛性焦慮症,患者常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或不幸的事件,出現持續的害怕感及胡思亂想。雖然試著控制這些念頭,但不易成功,於是有坐立不安、呼吸急促、肌肉緊繃、心悸、甚至發抖等症狀。

而新冠疫情已經持續近兩年,只要媒體曝光群聚感染事件,就有不少人因害怕染疫,而出現預期性焦慮症狀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,使精神科的就醫人數會比平常多出二成。



A-I-E 行為模式,焦慮症狀難以自我控制

楊聰財解釋,臨床上最常見的預期性焦慮症狀就是出現在失眠患者身上,行為模式在臨床上稱為「A-I-E 行為模式」。

患者在認知上(Attention),知道睡眠應該睡滿 6~8 小時,於是產生想改變睡眠狀況的企圖心(Intention),如早點上床,以及實質的努力行為(Effort),如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。

然而,這些企圖心與努力反而提高患者注意力,擔心自己做不到就會失眠,焦慮反而讓人更不易入眠。導致睡前,就會胡思亂想覺得自己無法好好睡飽睡滿,於是產生預期性的焦慮症狀,造成整晚失眠,影響隔天精神狀況。


善用三身三式,快速改善預期性焦慮

楊聰財指出,建議採用「三身三式」技巧來改善。所謂「三身」,分別為起身、淨身、養身;再個別對應「三式」,將焦慮情緒轉移到動作,達到緩和情緒效果。

  • 起身:迅速離開焦慮環境,透過洗手、沖臉或冥想三動作,將焦慮的情緒轉移到身體,達到緩和情緒效果。
  • 淨身:透過腹式呼吸、寫心情日記,或是打掃雜亂環境,讓心理獲得平靜效果
  • 養身:掌握能吃、能睡、能動原則,讓身心維持平衡和健康。

楊聰財提醒,若預期性焦慮症狀若持續惡化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,就建議要接受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,同時也建議患者家屬應陪同患者參與治療,善用周遭親朋好友的力量,才能有效改善症狀恢復生活品質。


資料來源:疫情「預期性焦慮症」擾身心,精神科醫師傳授 3 招緩解 - Heho健康

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85977



50後的你,其實一點也不老,只要心保持年輕、開放,依舊能夠優雅、充實的過生活。

這時候的你,對於時間及金錢有更多的運用,讓我們開始享受生活、繼續完成屬於自己未完成的夢想。好好地為自己生活吧!

 

曉明甘丹數位學院是一個以「優雅生活」、「友善照顧」為兩大主題的數位學習網站,以影音的方式呈現,讓你免費在網站上瀏覽健康、飲食、居家照顧、輔具等資源,你所需要且關心的議題。

讓我們與你一起開啟優雅的50後生活!

 

『優雅生活』-保持健康、輕鬆運動、飲食生活、樂在學習、休閒娛樂。

「老」可以很自在、很充實,在曉明甘丹網站中,每天都能獲得不一樣的資訊,豐富你的生活。

『友善照顧』-居家照顧、生活照顧、輔具介紹、安全移動、環境評估。

「照顧」路上的你不孤單,曉明甘丹網站中的照顧技巧及知識,簡單易懂,減輕你的照顧壓力。

 

Ø  歡迎追蹤曉明甘丹數位學院臉書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anDan2018/

Ø  歡迎加入曉明甘丹數位學院LINE@:

搜尋ID:@gandan

LINE@:http://line.me/ti/p/%40nvb3485w

Ø  曉明基金會提供長青教育服務、長照服務、婦女服務、靈修服務,更多曉明的服務請搜尋→財團法人天主教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

http://www.lkk.org.tw/

相關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