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到背都在哭:你不能不知道的急性胰臟炎
大家都有肚子痛的經驗,可是有一種肚子痛,真的是痛到不行,患者會從腹部痛到後背,全身冒冷汗,縮成一團還動彈不得,因為身體一動還會更痛。這是「急性胰臟炎(Acute pancreatitis)」。
急性胰臟炎
胰臟是個腹內器官,藏在有點深的位置,約在胃的後方與脊柱的前方之間。胰臟具有內分泌與外分泌的功能,可以分泌胰島素、升糖素等內分泌荷爾蒙調控血液中糖份的濃度;也可以分泌澱粉酶Amylase與脂解酶Lipase等酵素,進到腸胃道內幫助消化。
假如胰臟組織突然變得腫脹、發炎,我們稱為急性胰臟炎,這常常就很棘手了。因為胰臟內的Amylase與Lipase不再能順利地進到腸胃道,而是在胰臟組織附近開始啟動反應「自體消化」,迅速破壞周圍組織,引發劇烈不適與各種併發症。假使太晚才發現狀況不對,拖延了處理,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。
急性胰臟炎的臨床表現
最主要的急性胰臟炎臨床表現就是腹痛。不過,肚子痛的可能性很多種,急性胰臟炎造成的腹痛有什麼特別的呢?
● 急性胰臟炎的肚子痛是種延伸到背部的急性腹部刺痛感
● 伴隨噁心、嘔吐、白血球升高
● 發作時躺平、進食、活動都會讓腹部更痛
● 身體坐直、蜷曲向前傾會比較減輕疼痛
● 抽血Amylase與Lipase的數值升高,至原本高標的三倍以上
● 腹部影像顯示胰臟局部或廣泛性腫脹
● 更嚴重的患者除了腹痛嚴重之外,還有發燒,喘,呼吸加速,血氧降低,血壓降低等狀況
導致急性胰臟炎的原因
最常見的急性胰臟炎原因有兩個,一個是過度酗酒,另一個是膽結石。這兩個原因大概囊括了八成以上的急性胰臟炎案例。
● 酒精性胰臟炎
酒精裡的一些物質會提早啟動胰臟內的消化酵素,這些消化酵素在還沒進到腸道時就開始反應,變成消化了胰臟組織,導致胰臟發炎腫脹。酒精不僅會導致急性胰臟炎,也是慢性胰臟炎的重要元凶。
● 膽結石胰臟炎
輸送膽汁的膽道和輸送胰液的胰管最後會接在一起,再進到腸道內。假使有膽結石卡住在兩者的共同通道上,胰液就難以進到腸道內,蓄積在胰臟的胰液就可能會開始啟動反應,引起胰臟發炎。
其他可能會導致胰臟炎的原因包含了:
●血脂過高
並不是所有的血脂過高都會導致胰臟炎,主要是第一型、第四型、第五型,與血液中三酸甘油脂過高有關。
●藥物
像是治療HIV的didanosine,治療免疫疾病的azathioprine,與治療癲癇的valproic acid
●感染
通常指病毒感染,例如巨細胞病毒CMV,退伍軍人病Legionella,侵襲性麴菌Aspergillus
●外傷
當受到腹部鈍挫傷,位在脊柱之前的胰臟可能會胰管斷裂,裡面的胰液往外流而啟動的發炎反應
●醫源性
剛做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的患者可能會罹患急性胰臟炎。這個檢查是經由口腔放入內視鏡,經過食道、胃,到十二指腸,主要是要找到膽膽管與胰管的共同開口處,來評估膽道及胰管是否有病變或其他狀況,如果這裡有膽結石阻塞,也可以藉由取出石頭、暢通膽道。然而剛做完的時候附近組織可能較為腫脹,影響胰液流往腸道內,於是也有導致急性胰臟炎的可能。
急性胰臟炎的併發症不少,還可能導致死亡
千萬別輕忽急性胰臟炎,這是一種可能致命的急症!急性胰臟炎發作的時候,胰臟開始發炎,一連串放出許多胰臟酵素「消化」胰臟與附近組織,當胰臟變得相當腫脹的時候,送往當處的血流會被阻斷,產生壞死的胰臟組織會變成膿瘍,並容易壯大細菌感染的聲勢,誘發敗血症,啟動全身的發炎反應,導致肋膜積水、腸阻塞、急性呼吸窘迫,甚至到血壓低、休克、與器官衰竭。
面對急性胰臟炎
急性胰臟炎發作的時候,務必要讓胰臟先好好修身養息。先不要從口進食,免得胰臟又要分泌一堆消化酵素,增加發炎的嚴重程度。在禁食的過程中,要經由靜脈注射獲取足夠的水分與營養,並適當地止痛,好好休息。
萬一檢查起來發現可能是膽結石卡住造成的胰臟炎,要與醫師好好討論膽結石的處理方式與時機,例如要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,還是直接開刀拿掉膽囊,又要在哪個時間點做,都要與醫師好好討論。
假使好好面對,通常五到十天內會感覺比較恢復,之後就是要注意飲酒問題和控制血脂。另外,大約五分之一急性胰臟炎患者的狀況會比較嚴重,可能要住院比較久。
關注胰臟健康
胰臟或許不是我們日常會特別關注的器官,但當它生病時,卻往往來得又急又猛。面對急性胰臟炎,及時辨識、正確治療,是保命關鍵。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對這種隱藏在體內的急症,有更多認識。若你或身邊親友出現類似症狀,千萬別輕忽,及早就醫才能將危機化為轉機。
相關課程
-
這些狀況讓老人容易跌倒,改進策略一次看懂
最新 -
精神不濟、說話變慢、食慾不振,甲狀腺機能低下的警訊與治療
-
情緒低落、便祕、嗅覺變差都是巴金森病警訊
-
為什麼肚子痛?一張圖讓你秒懂!從腹痛 6 位置看可能疾病、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
熱門 -
失智安全居家環境
-
地震小知識,謹記3步驟
-
脖子緊,頭好暈,站不穩-可能是「頸因性眩暈」
-
從報警到送醫102分鐘救不回!南山獨董「心肌梗塞」高鐵上驟逝…台大心臟權威:有這些徵兆1小時內速就醫
-
人工膝關節怎麼換?
-
如何快速判斷失能者 能走/不能走
-
骨質疏鬆症要及早治療、保命防跌
推薦 -
不會傳染,很常見的六種皮膚疾病
-
天冷擦護手霜越用越乾?專家教兩秘訣「隔天手部嫩又亮」
-
乳癌年輕化,請別掉以輕心
-
巴金森病就在你我的身邊!便祕、憂鬱竟然是警訊,神經科醫師圖文解說
-
過度午睡可能是失智症徵兆!
-
如何挑選長照機構呢?
-
讓肌肉喚醒器官,功能UP,疾病OUT!
-
病理性「心跳過慢」恐中風、猝死!
-
面對照顧壓力、職場工作,我該怎麼辦
-
爆炸性頭痛,腦動脈瘤很致命
-
睡不好最大原因是夜尿症!4種分類先判別再就醫
-
輔具三合一
-
照顧服務員形象篇(長版/國語)
-
28歲腦中風!超大腦動脈瘤,神經介入拆彈解危,醫師圖解
-
假牙材質很多種,究竟有什麼差別?
-
駝背、變矮、下背痛,當心骨質疏鬆警訊
-
向癌症治療六大副作用說掰掰!
-
血壓多少才OK?有什麼症狀?高血壓最基礎知識(圖解懶人包)
-
沒事就突襲手、腳的癢癢小水泡,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
最新 -
出現警訊,恐是輕生徵兆!
最新 -
明明剛尿完,馬上又想尿!治療間質性膀胱炎,玻尿酸膀胱灌注解析,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
-
電視變暗、變模糊,原來是白內障惹禍!
-
溫差變化大,慎防心肌梗塞,心血管疾病治療與保養
-
小腿常拉傷、易抽筋,搞懂小腿肌群(圖解懶人包)
-
電腦、手機關機,你的大腦卻無法關機?睡前冥想助你好眠
-
這樣呼吸更健康!呼吸治療師教你 從呼吸訓練中放鬆身體、找回自我
-
肢端肥大症警訊與治療
-
眼睛乾癢缺保濕!喝4種飲品明目又護眼
-
鼻涕倒流令人訝異的真相!三大原因讓您一次掌握
-
白內障熟了沒?
-
預防衰弱5字訣
-
椎間盤突出的復健運動
-
落枕自救法
推薦 -
「控糖鐵三角」原則,讓控糖更有信心不憂鬱
-
【電影中的腦科學 X《我想念我自己》】
-
「遺囑」是用來照顧真正想照顧的人
-
【失智關懷讓我們幫助您❤️】
-
長照微電影失智旋轉木馬篇-國語版
-
痛風發作,腫到沒辦法穿鞋!
-
缺牙怎麼辦?
-
掌握「四不三要」就能提升睡眠品質!
-
心跳過慢嚴重恐昏厥、猝死
-
防衛動員!居家火災預防與緊急應變
-
疫情「預期性焦慮症」擾身心
-
認識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
-
口腔癌防治衛教影片
-
高溫襲擊,小心熱傷害
-
生活中的電磁波
-
口乾!你是不是常嘴巴很乾燥?五個問題簡介口乾症
-
半夜失眠怎麼辦?4種營養素讓你一夜好眠!
-
眼壓太高怎麼辦?教你自我檢測及按對 5 個穴道降壓又明目
-
冒名頂替症候群(懶人包)
-
愛迪生氏症(原發性腎上腺機能不足)
-
「中暑了」 該怎麼辦?
-
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-厄夜驚魂完整版
-
面對疫情,我們可以怎麼做....
-
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的骨鬆治療
推薦 -
優雅甘丹。5/5 居家保健-心、肺保健與肌耐力訓練
-
青光眼來襲,多數沒自覺!正確診斷不只測眼壓,眼科醫師圖文解說
-
下肢周邊動脈阻塞,介入治療、保養重點,專家圖解
-
癌友自療-與癌共處
-
省水小妙招
-
自癒力教室-找回食物好滋味
-
自癒力教室-人際四妙招
-
自癒力教室-輕鬆動腦不失智
-
憶起找回笑容:失智共同照護中心
-
終活代辦事項
-
淺談安心減壓
-
面對癌症時,我們可以怎麼做?
-
全國老人諮詢專線在做什麼?
-
長輩的快樂園地-白天的托老所
-
呼吸 肌肉放鬆 好簡單! 精神科醫師 紓壓小撇步
-
張淑芬談人生哲學:面對肺炎疫情
-
照顧,讓我覺得身心疲憊:家庭照顧者的喘息資源
推薦 -
跟著修女勤洗手!
-
勤洗手才是防疫重點!
-
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走?吳念真:不要成為孩子的負擔
-
三大資金桶 打造完善退休規劃
-
規劃退休必須面臨的兩個人生階段
-
退休計畫的重要性
-
幸福退休 你check了沒? (下)
-
幸福退休 你CHECK了沒?(上)
-
想樂活退休,該怎麼準備?
-
85歲時,你的人生可以這樣過!
-
張曼娟的幸福三部曲
-
認識情緒相關之疾患
-
別逃避負面情緒 蔡康永:你應該擁抱它
熱門 -
練習好好說再見 這間咖啡館把死亡變溫馨
-
家庭照顧者 六大迷思